作者: 李若生 來源: 菏澤日報 發(fā)表時間: 2025-04-29 09:20
中國菏澤網消息(記者 李若生)“包拯廉潔公正,不攀附權貴,故有‘包青天’之名……”近日,在菏澤市牡丹區(qū)實驗小學的面塑課堂上,教師李震報一邊教授學生用面塑捏制包拯形象,一邊為學生講述包拯公正廉潔的故事,在學生心中種下清廉的種子。這是牡丹區(qū)推進“清風育桃李,正氣綻牡丹”清廉學校品牌建設的場景之一。
近年來,牡丹區(qū)以“黨風清正、校風清凈、教風清淳、學風清新”為目標,將清廉基因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,通過文化浸潤、課程鑄魂、黨建引領、強化監(jiān)督等方式,營造“師生共守清廉心,校園遍開正氣花”的良好局面。
牡丹區(qū)紀委監(jiān)委和牡丹區(qū)教體局共同開展“非遺·清菏韻澤”廉潔文化進校園活動,邀請非遺傳承人講授刻瓷、面塑、戲曲等非遺知識,同時講述古人的清廉故事,讓學生樹立文化自信,并且在心中根植清正廉潔的理念。
在推進文化浸潤、課程融入的基礎上,牡丹區(qū)制定《關于建設清廉學校的實施方案》,將黨建引領作為清廉學校建設的核心引擎,通過制度完善與責任壓實,筑牢廉政防線,先后有2000余名教師走進菏澤市廉政教育館、菏澤市烈士陵園等單位接受廉政教育、革命教育、紅色教育。他們還組織全區(qū)教師簽訂《廉潔從教責任書》,進一步增強了教師的廉潔服務意識。